我的理想 -- 写于2013年升高三前

2013年6月7日,是高中大我一届的高三学长学姐高考的最后一天。
从那天以后,就是我离高考最近了,虽然要到9月份才正式升入高三。
当时我在 山西省襄汾中学 读书,不到17岁,写下这篇“我的理想”,以明志和激励自己。现在10年过去了(2023年6月,整理自己硬盘资料时,惊喜地发现了这篇“文献”),回头看,自己并没有实现当年的清华梦。遭受了社会毒打后,理想(包括文采)也远没有当年优秀。但是,当年的文字依旧让我感动,感谢曾经的自己。
我曾是少年。

正文开始

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,便确立了自己接下来几十年的人生理想,并为之矢志不渝地奋斗。我虽不是圣人,只是一名普通的中学生,但也有我自己的人生理想——世界因我而改变。当后人听到我的名字时,都会竖起拇指,并发出由衷的赞叹,就像我现在听到爱因斯坦这些伟人的名字一样。

我渴望真理,就像嗷嗷待哺的羊羔渴望母乳一般,一刻不曾忘记探索。伟人们的故事深深吸引着我,阿基米德用的浴缸、砸在牛顿脑袋上的苹果、被瓦特看到的壶盖,这些都使我印象深刻。谁知道会是哪天,又会是哪一个人再次在海边拾到更为精美的贝壳呢?伟人在那些积累量变达到质变之前,又有谁知道他就是改变世界的人呢?没有人是先知,但这并没有关系,真正勇士,不会因为道路的曲折艰险,梦想的遥遥无期,路人的冷嘲热讽而畏葸不前,当然,我也一样。

无论是在高中还是大学,都是人们积累量变的地方,没有量变便没有质变。为了达到质变,量变之苦是必须承受的。

全中国都知道高三苦,高考难,考清华更难。但清华作为中国第一流大学是那么地吸引着芸芸考生,以至于全国各地高手都会以清华为梦想学府,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,我也不例外。清华作为一所大学,不仅起到教书育人的作用,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,充分交流,发展的平台。我希望清华不仅教给我知识(改变世界的基础),还能让我与高手切磋,大师交流,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。

在现在社会,知识就是力量,知识就是财富。面对航母大国的技术封锁,中国航母之路从零开始,没有知识,从乌克兰拉回来的废铁怎能变身“辽宁舰”;没有知识,歼十五舰载机怎能做到一年之内成功首飞。我渴望知识,渴望在清华接受最前沿的知识,希望有朝一日,我能凭借自己的知识让世界刮目相看。

光有知识还不够,还要有能力,素质。这些能力和素质包括对灵感和信念锲而不舍地追求的精神、善于观察、不断学习、团队合作意识、资源共享意识、创新能力、勇于质疑等等。科学史上的每一次进步都与这些息息相关:牛顿的“巨人效应”妇孺皆知:“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,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。”这便是资源共享的优势;法拉第坚信康德哲学,相信万物存在内在的统一,既然电能生磁(电流的磁效应),那么磁也能生电。于是他开始了大量的实验,一次失败,二次失败,三次失败······,失败的阴影笼罩着他,但他没有放弃。在经过十年艰苦卓越的努力后,他成功了,他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。当时的科学家不少当初都有和他有相同的想法,但他们没有锲而不舍地追求,从而错失了改变社会的机会。我相信,在清华园,我能学到这些优秀的品质,为以后追寻梦想之路铺平道路。

我为了这个遥远而又真实的理想时刻奋斗着。作为高中生,拿下高考便成为最近而又最可即的台阶,杀入清华,才能进一步地登高。一步一个脚印,我脚踏实地;披星戴月,我从不喊累。我深知,高三只有血汗不会欺骗我。用汗水默默耕耘,用艰辛肥沃贫瘠的土壤。我按照自己的计划,争分夺秒,充实自我,为了高考,为了清华,为了梦想战。

2013年8月,参加清华大学夏令营。二校门处自拍

2013年8月,参加清华大学夏令营。宿舍

2013年8月,参加清华大学夏令营。和舍友啸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