历代经济变革得失

豆瓣链接

今年读过最棒,最能引起共鸣,启发思考最多的一本书。极力推荐。有许多想分享的思考和感受,但不好把握尺度。如此大胆,如此勇敢。总结了自古至今的经济改革,尤其是近代之后,6次“国进民退”。很多思考和振聋发聩的金句。虽然有故意忽略张居正改革的嫌疑,但瑕不掩瑜。中央集权的经济改革必定与民争利,以国富兵强和统治稳定为目的,但长期看反而会导致官商勾结、民变四起。自由主义、法制、保护私有财产、资产阶级、科技进步才是长久之计,尤其是对于国家和人民而言。经济改革的根本还是政治改革,没有配套的制度,经济改革就不可能彻底,已有的成就还会失去。本书

写于2013年,之后的事他没写。13年后的改革,是为中国近代史上第7次国进民退。标志事件是国央企的重新崛起和对民营资本家的更强控制。20年阻止阿里上市,开启了限制资本无序扩张的序幕。同样是以共同富裕为借口。最后的结果我们也看到了,一鲸落万物死。

后记中,吴晓波提到的四股前所未有的新势力:互联网、非政府组织、企业家和自由知识分子。寄予厚望,推动经济改革和体制变革。10年之后,这四股势力基本荡然无存。

一些我很喜欢的选段,真是一阵见血。值得反复品味:

如果不研究历代经济的变革,其实无法真正理解当前的中国。

在这个世界上,人性的贪婪都是需要制度基础的,好的制度会遏制人的恶,反之则会催化和放大之。在这个意义上,比人的贪婪更可怕的是制度的贪婪。大清官王安石创造了一个贪婪的集权制度,他的后继者就会把这种贪婪和集权推向极致,并必然地产生异化,这是一条“惯性之路”。

发生在王安石时代的这两个时间具有分水岭般的意义。自由的城市催生自由的商业,自由的大学催生自由的思想,而自由的商业和思想又是人类文明走向现代社会的两块奠基石。

明清治国者有特别发达的“专制智慧”,他们真正发现了“专制的秘密”:政权想要稳定,危险无非来自两处,一曰外患,一曰内忧。除外患,断绝一切联系时不二法门,所以要把国家变成一个铁桶。解内忧,控制、削弱民间的组织力量是关键,所以要把人民打成散沙。
铁桶阵和散沙术,是明清治国者的两大法宝。

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尝言:“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,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”。

哈耶克 开始于“致命的自负”,终而“通往奴役之路”。

下面的政府指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。

民间企业家阶层对政府彻底失望。当时最大的私营集团控制人荣德生向政府上书,他写道:“若论国家经济,统治者富有四海,只须掌握政权,人民安居乐业,民生优裕,赋税自足……能用民力,不必国营,国用自足。不能使用民力,虽一切皆归官办,亦是无用。因官从民出,事不切己,徒然增加浪费而已”荣德生的这段表述可圈可点,至今是普世道理,可惜不为当政者闻。

中国历代经济改革主旋律:

其一,维持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原则;
其二,抵御外敌、强盛国家的强国原则;
其三,发展国营事业、节制民间资本的国有经济优先原则。

中国历代经济改革种的4大利益集团:

中央政府,地方政府
无产阶层,有产阶层

如此大胆,如此勇敢。竟然写了49年到78年间的,经济改革。

在整个计划经济时期,农民是一个被背叛和剥夺的阶层。他们失去了土地,被剥夺了进入城市的权利,他们创造的财富以“剪刀差”的方式转化为国家资产,而他们的生活质量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。

到1976年,中国是一个封闭自守的、与世界经济体系基本“绝缘”、高度集中而没有活力的经济体,沿用司马光对汉武帝的评价,此时的执政者“有亡秦之失,而免亡秦之祸”。

对改革开放的评价:

在将近三十年的时间里,邓小平的这些话语形成一种强大的社会共识,进而勾勒出本次改革的几个基本特征:功利务实、被动渐进、非均衡、不彻底。

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尝言:“土地出产之少,主要不在于土地肥沃程度,而在于居民是否享有自由。

本书写于2013年,之后的事他没写。13年后的深化改革,我愿称之为中国近代史上第7次国进民退。标志事件是国央企的重新崛起和对资本家的更强控制。

后记中,吴晓波提到的四股前所未有的新势力:互联网、非政府组织、企业家和自由知识分子。寄予厚望,推动经济改革和体制变革。10年之后,这四股势力基本荡然无存。

地方缺乏自治意识、政府与民间缺乏契约意识、知识分子缺乏独立意识、企业家阶层缺乏阶层意识。

只有自由和市场经济方能在现代激烈的竞争中存活,过去的中央集权主义,在外部势力的角逐下,不得不对地方和小资产阶级退步。

20年阻止阿里上市,开启了限制资本无序扩张的序幕。同样是以共同富裕为借口。最后的结果我们也看到了,一鲸落万物死。到23年,撞到南墙,经济下滑趋势明显,开始重新鼓励民营经济和外资的时候,内外资都已成惊弓之鸟,全无信心。

布罗代尔曾很简洁地说道:“中国社会,政府的权力太大了,使富有的非统治者不能享有任何真正的安全。对任意征收的恐惧始终挥之不去。”